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《诗》文弘奥 ,包韫六义 ,毛公述传 ,独标兴体 ,岂不以风通而赋同 ,比显而兴隐哉!故比者,附也;兴者,起也。附理者,切类以指事 ;起情者,依微以拟议 。起情,故兴体以立;附理,故比例以生。比则蓄愤以斥言 ,兴则环譬以托讽 ,盖随时之义不一 ,故诗人之志有二也 。

【原文】

《诗》文弘奥 1,包韫六义 2,毛公述传 3,独标兴体 4,岂不以风通而赋同 5,比显而兴隐哉!故比者,附也;兴者,起也。附理者,切类以指事 6;起情者,依微以拟议 7。起情,故兴体以立;附理,故比例以生。比则蓄愤以斥言 8,兴则环譬以托讽 9,盖随时之义不一 10,故诗人之志有二也 11。

【注释】


1弘:大。奥:深。
2韫(yùn):蕴藏。六义:《诗大序》:“诗有六义焉,一曰风,二曰赋,三曰比,四曰兴,五曰雅,六曰颂。”其中风、雅、颂为诗体,赋、比、兴为表现方法。
3毛公述传:相传战国末鲁人毛亨作《诗训诂传》(即《毛传》),以解释《诗经》。毛公:大毛公毛亨。传:解释经典之作。
4独标兴体:《毛传》只注明他认为是兴的诗句,而不注明赋、比。
5风通:风指风、雅、颂,《诗经》以《风》诗为先,数量也最多。由于骈文字数句式的限制,只好用风兼指雅、颂。《诗经》已按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将三百余篇诗明确分类,所以无需注明。通:意谓人所通晓。赋同:意为赋是直陈,这一手法的具体运用容易辨别,并无异议,所以也无须标出。
6切:切合。类:类似。指事:说明事理。
7“起情”二句:谓因微小之物而兴起情思,托以取义。
8蓄:积蓄。斥言:指斥。
9环譬:委婉曲折的比喻。
10随时之义不一:说随情况不同而变化运用。
11有二:指比、兴两种方法。

【翻译】

《诗经》弘大精深,包含风、赋、比、兴、雅、颂六义,但毛公解释《诗经》,唯独标明其中是兴的地方,难道不是因为风和赋等人所共晓,比明显而兴隐约吗?所以比,就是比附;兴,就是兴起。比附事理,就是以切合所写事理的类似事物为比喻来说明;兴起情感,就是因微小之物触发情思,托以取义。兴起情感,兴的手法因此成立;比附事理,比的手法因此产生。比是因积蓄忧愤而提出指责,兴是用委婉比喻以寄托讽意,情况不同,用法不一,所以诗人表达情志有比和兴两种方法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