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夫箴诵于官,铭题于器,名用虽异,而警戒实同。箴全御过,故文资确切;铭兼褒赞,故体贵弘润。其取事也必核以辨 ,其摛文也必简而深 ,此其大要也。然矢言之道盖阙 ,庸器之制久沦 ,所以箴铭寡用,罕施后代。惟秉文君子 ,宜酌其远大焉。

【原文】

夫箴诵于官,铭题于器,名用虽异,而警戒实同。箴全御过,故文资确切;铭兼褒赞,故体贵弘润。其取事也必核以辨 1,其摛文也必简而深 2,此其大要也。然矢言之道盖阙 3,庸器之制久沦 4,所以箴铭寡用,罕施后代。惟秉文君子 5,宜酌其远大焉。

【注释】


1核:核实。辨:辨明。
2摛(chī):发布。
3矢言:直言。阙:缺。
4庸器:记功的铜器。庸,功。
5秉文:写作。秉,持。

【翻译】

箴是官员对君王讽诵的,铭是题于器物上的,名称和用法虽然不同,但警戒作用实际上是相同的。箴完全用于防止过失,所以文辞依赖准确切实;铭兼有褒扬赞美,所以体制贵在弘大润泽。这两种文章所讲的事情必须核实辨明,所用的文辞必须简练深远,这是它们的大致要求。然而说直话的风气不再流行,用器物记功的制度也久已不存,所以箴和铭变得作用有限,很少为后代所使用了。只是写作文章的君子,应该酌取箴、铭所具有的远大作用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