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赞曰:史肇轩黄 1,体备周、孔 2。世历斯编 3,善恶偕总 4。腾褒裁贬 5,万古魂动。辞宗丘明,直归南、董 6。
【注释】
。
1肇:始。轩黄:轩辕黄帝。
2体:体制。周:周公。孔:孔子。
3斯编:指史书。
4偕:一起。总:总括。
5腾:宣扬。裁:制裁。
6南:南史氏,春秋时代良史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载,齐国的崔杼杀了齐庄公,太史记录道:“崔杼弑其君。”崔杼便杀了太史,太史的两个弟弟先后坚持这样写,也相继被杀,第三个弟弟仍然这样写,崔杼只好作罢。南史氏听说太史被杀尽了,便拿着竹简前去,得知太史的第三个弟弟已经写下了此事,这才回去。董:董狐,春秋晋国的史官。据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,晋灵公要杀赵盾,赵盾逃亡,但未出国境,他的同族兄弟赵穿袭杀了晋灵公,赵盾便回来复位,太史董狐便记道:“赵盾弑其君。”赵盾否认,董狐说:“你为正卿,逃亡但不越境,返回又不讨贼,不是你杀的又是谁?”孔子因此称赞董狐为“古之良史”。
【翻译】
总之,史官开始于轩辕黄帝之时,史书的体制完备于周公、孔子。世代经历的事编入史书,善的恶的都总括在其中。宣扬好的,制裁坏的,史书的褒贬万世之后令人惊心动魄。史书的文辞应效法左丘明,直书不隐要学南史氏和董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