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夫才有天资 1,学慎始习。斫梓染丝 2,功在初化;器成彩定,难可翻移。故童子雕琢 3,必先雅制 4。沿根讨叶 5,思转自圆 6。八体虽殊,会通合数 7,得其环中,则辐辏相成 8。故宜摹体以定习 9,因性以练才。文之司南 10,用此道也。
【注释】
。
1天资:天生的资质。
2斫梓(zhuó zǐ):砍削梓木,指制作器物。斫,砍、削。梓,一种树木。
3雕琢:指写作。
4雅制:雅正的体制。
5讨:寻究。
6圆:圆满妥贴。
7会通:融会贯通。数:法则。
8“得其”二句:说掌握了融会贯通的法则,就如车轮有了轴心,辐条自然能聚合起来那样,八种风格也就能融会贯通。环中:指轴心。辐辏:车辐凑集于毂(车轮中心的圆木)上。辐,辐条,车轮上凑集于中心毂上的直木。
9摹体:模仿某种体制风格。定习: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。
10司南:指南。
【翻译】
才能出于天赋的资质,但学习在开始时就要慎重,就如制木器或染丝绸,功效在初时就已显示;等到器物制成、颜色染好,再要改变就困难了。所以儿童学习写作,一定要从雅正的体制开始。顺着根本寻究到枝叶,这样思路的转换自然能够圆满妥贴。八种风格虽然不同,而自有法则贯通其间,就像车轮之有轴心,辐条自能聚合起来。所以应该模仿某一体制风格以确定创作的方向,根据自己的性情来锻炼写作才干。为文写作的指南,指出的就是这条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