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震雷始于曜电 ,出师先乎威声。故观电而惧雷壮,听声而惧兵威。兵先乎声,其来已久。昔有虞始戒于国 ,夏后初誓于军 ,殷誓军门之外 ,周将交刃而誓之 。故知帝世戒兵 ,三王誓师,宣训我众 ,未及敌人也。至周穆西征 ,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,有文告之辞 。即檄之本源也 。及春秋征伐,自诸侯出,惧敌弗服,故兵出须名,振此威风,暴彼昏乱 。刘献公之所谓“告之以文辞,董之以武师”者也 。齐桓征楚,诘菁茅之阙 ;晋厉伐秦,责箕、郜之焚 :管仲、吕相,奉辞先路 ,详其意义,即今之檄文。暨乎战国,始称为檄。檄者,皦也 ,宣布于外,皦然明白也。张仪檄楚 ,书以尺二 。明白之文,或称露布 。露布者,盖露板不封,播诸视听也 。夫兵以定乱,莫敢自专,天子亲戎 ,则称“恭行天罚” ;诸侯御师 ,则云肃将王诛 。故分阃推毂 ,奉辞伐罪,非唯致果为毅 ,亦且厉辞为武 。使声如冲风所击 ,气似欃枪所扫 ,奋其武怒,总其罪人 ,征其恶稔之时 ,显其贯盈之数 ,摇奸宄之胆 ,订信顺之心 ,使百尺之冲 ,摧折于咫书 ,万雉之城 ,颠坠于一檄者也 。

【原文】

震雷始于曜电 1,出师先乎威声。故观电而惧雷壮,听声而惧兵威。兵先乎声,其来已久。昔有虞始戒于国 2,夏后初誓于军 3,殷誓军门之外 4,周将交刃而誓之 5。故知帝世戒兵 6,三王誓师,宣训我众 7,未及敌人也。至周穆西征 8,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,有文告之辞 9。即檄之本源也 10。及春秋征伐,自诸侯出,惧敌弗服,故兵出须名,振此威风,暴彼昏乱 11。刘献公之所谓“告之以文辞,董之以武师”者也 12。齐桓征楚,诘菁茅之阙 13;晋厉伐秦,责箕、郜之焚 14:管仲、吕相15,奉辞先路 16,详其意义,即今之檄文。暨乎战国,始称为檄。檄者,皦也 17,宣布于外,皦然明白也。张仪檄楚 18,书以尺二 19。明白之文,或称露布 20。露布者,盖露板不封,播诸视听也 21。夫兵以定乱,莫敢自专,天子亲戎 22,则称“恭行天罚” 23;诸侯御师 24,则云肃将王诛 25。故分阃推毂 26,奉辞伐罪,非唯致果为毅 27,亦且厉辞为武 28。使声如冲风所击 29,气似欃枪所扫 30,奋其武怒,总其罪人 31,征其恶稔之时 32,显其贯盈之数 33,摇奸宄之胆 34,订信顺之心 35,使百尺之冲 36,摧折于咫书 37,万雉之城 38,颠坠于一檄者也 39。

【注释】


1震:八卦中,震代表雷。曜电:闪电。曜,同“耀”,照耀。
2“昔有虞”句:《司马法·天子之义》:“有虞氏戒于国中,欲民体其命也。”有虞:虞舜。
3“夏后”句:《司马法·天子之义》:“夏后氏誓于军中,欲民先成其虑也。”夏后:夏启。
4“殷誓”句:《司马法·天子之义》:“殷誓于军门之外,欲民先意以行事也。”5 “周将”句:《司马法·天子之义》:“周将交刃而誓之,以致民志也。”交刃:兵刃相交,指交战。
6帝世戒兵:即指“有虞始戒于国”。
7宣训:宣言训诫。我众:自己的军队。
8周穆:周穆王。西征:周穆王西征犬戎(古代少数民族)。
9“祭(zhài)公”二句:《国语·周语上》载,周穆王将征犬戎,大臣祭公谋父谏阻他,曾说过“有威让之令,有文告之辞”的话,意谓臣服于王的蛮夷戎狄和诸侯如果不进贡,便用威严的谴责令其进贡;如果不臣服于王,则有告诫对方的文告。祭公谋父:周穆王的卿士。让:谴责。
10檄(xí):一种用于征召、声讨或晓喻的文体。
11暴:揭露。
12“刘献公”二句: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载,晋国派人告诉周景王卿士刘献公,齐国不肯来结盟,刘献公说先以文辞告诫他,然后用军队去督责他。董:督。
13“齐桓”二句:《穀梁传·僖公四年》载,齐桓公伐楚,楚王派人责问齐国,齐国大夫管仲说楚王不向周天子进贡菁茅,所以来讨伐。菁茅:一种草,祭祀时用于滤去酒滓。阙:缺。
14“晋厉”二句: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载,晋厉公派吕相去和秦绝交,指责秦国焚烧晋国的箕、郜两地。
15管仲:春秋齐大夫。吕相:春秋晋大夫,封于吕。
16奉辞先路:说进兵伐敌之前,先奉命以言辞谴责对方。
17皦(jiǎo):清晰明白。
18张仪檄楚: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载,张仪任秦相后,曾“为文檄告楚相”,说他因过去被楚相责打而将报复楚国。
19书以尺二: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简上。
20露布:不加检封、公开宣布的文书,这里指檄文。
21诸:之于。
22亲戎:亲自出征。
23“恭行天罚”:语本《尚书·甘誓》“今予惟恭行天之罚”,说恭敬地执行上天对对方的惩罚,意即对对方进行征讨。
24御师:率军。
25肃将王诛:恭敬地奉王的旨意进行诛伐。将:奉命。
26分阃(kǔn)推毂(gǔ):据《史记·冯唐列传》载,天子派大将出征,临行和他约定,都城门以外的军事由他全权决定,以表信任和授予充分的权力,并且亲自为他推车送行。分阃:以城门为分界限,城门以外军事由大将全权决定。阃,门槛,特指城门。毂:车轮中心的圆木,此代指车。
27致果为毅:语出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,意为达到果敢坚毅。
28厉辞为武:用严厉的文辞,形成威武的气势。
29冲风:暴风。
30欃(chán)枪:彗星。
31总其罪人:此谓集中到罪人身上。
32征:证明。稔(rěn):成熟,引申为达到极点。
33贯盈:《尚书·泰誓上》有“商罪贯盈”之语,指商纣之罪已至极点。贯,串,用绳串物。盈,满,绳上之物已串满。数:气数。
34奸宄(guǐ):犯法作乱的人。
35订:定。顺:归顺。
36冲:冲城的战车。
37咫书:咫尺之书,指檄文。咫,古代八寸为一咫。
38雉(zhì):城墙长三丈、高一丈为一雉。
39颠:坠落。

【翻译】

雷声之前先有闪电,出兵之前先有声威。所以见到闪电就害怕雷声震耳,听到声势就害怕军队威武。出兵先有声威,由来已久了。从前有虞氏开始警诫国内臣民,夏后氏开始在军队中誓师,殷商在军门外誓师,周朝交战前誓师。所以知道有虞氏的警诫士兵,夏、商、周三代帝王的训誓军队,都是宣言训诫自己的军队,尚未说给敌方听。到周穆王西征时,祭公谋父声称古代有威严谴责的命令,有文辞告诫的文告。这就是檄文的源头了。到春秋时代,诸侯自行征伐,担心敌人不服,所以出兵要有名义,以振奋自己的威风,揭露对方的昏乱。也就是刘献公所说的“以文辞告诫他,以武力督责他”的意思。齐桓公征讨楚国,责问楚国为何不向天子进贡菁茅;晋厉公讨伐秦国,指责秦国入侵焚烧箕、郜两地:齐国的管仲、晋国的吕相,在进兵之前奉命以言辞谴责对方,细察它的意义,就是现在的檄文。到战国时代,这类文辞才称为檄文。檄,就是清晰明了,宣扬公布出来,使事情昭然明白。张仪给楚相的檄文,书写在一尺二寸的简上。因为檄文是清晰明白的文体,有的也称为露布。露布,是不加检封地露出来,使内容传播于人们的耳目。出兵为了平定祸乱,无人敢自己专断,连天子亲自出征,也声称是“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”;诸侯率军出征,就说恭敬地奉王的旨意进行诛伐。所以天子派遣大将全权征讨,大将奉命讨伐罪人,不仅要果敢坚毅,而且要有严厉的檄文造成威武的声势。使征伐的声威如暴风袭击,进兵的气势像彗星扫荡,奋起威武忿怒,集中于罪人身上,证明他的罪行已到顶点,指出他已恶贯满盈、气数将尽,动摇作恶者的胆量,坚定信服归顺者的决心,使敌人百尺高的冲城战车,被咫尺文书所摧毁,万丈长的城墙,为一纸檄文所推倒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