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三极彝训 ,其书曰“经”。“经”也者,恒久之至道,不刊之鸿教也 。故象天地,效鬼神,参物序,制人纪,洞性灵之奥区,极文章之骨髓者也。皇世《三坟》 ,帝代《五典》 ,重以《八索》 ,申以《九丘》 ;岁历绵暧 ,条流纷糅。自夫子删述,而大宝咸耀 。于是《易》张《十翼》 ,《书》标“七观” ,《诗》列“四始” ,《礼》正“五经” ,《春秋》“五例” 。义既挻乎性情 ,辞亦匠于文理;故能开学养正,昭明有融。然而道心惟微,圣谟卓绝 ,墙宇重峻 ,而吐纳自深 。譬万钧之洪钟,无铮铮之细响矣 。

【原文】

三极彝训 1,其书曰“经”。“经”也者,恒久之至道,不刊之鸿教也 2。故象天地,效鬼神,参物序,制人纪,洞性灵之奥区,极文章之骨髓者也。皇世《三坟》 3,帝代《五典》 4,重以《八索》 5,申以《九丘》 6;岁历绵暧 7,条流纷糅。自夫子删述,而大宝咸耀 8。于是《易》张《十翼》 9,《书》标“七观” 10,《诗》列“四始” 11,《礼》正“五经” 12,《春秋》“五例” 13。义既挻乎性情 14,辞亦匠于文理;故能开学养正,昭明有融15。然而道心惟微,圣谟卓绝 16,墙宇重峻 17,而吐纳自深 18。譬万钧之洪钟,无铮铮之细响矣 19。

【注释】


1三极:三才,指天、地、人。彝(yí):常。
2刊:削去。鸿:大。
3皇:三皇。具体所指有多种说法,有说是指伏羲、女娲、神农,有说是指伏羲、神农、黄帝,等等。《三坟》:相传为三皇之书。坟,大道。
4帝:五帝。具体所指也有多种说法,有说是指黄帝、颛顼(zhuān xū)、帝喾(kù)、尧、舜,有说是指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尧、舜,等等。《五典》:相传为五帝之书。典,常道。
5重:加上。《八索》:相传是关于八卦的书。索,探索。
6申:与前句“重”同义。《九丘》:相传为关于九州的书。丘,聚集。
7绵:久远。暧:不明。
8咸:都。
9《十翼》:相传孔子写了《彖辞》上下、《象辞》上下、《系辞》上下,《文言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十篇文字来阐释《易经》,称为《十翼》。
10七观:《尚书大传》记孔子说过,从《尚书》的部分篇章中可以观义、仁、诚、度、事、治、美。
11四始:《毛诗序》称《诗经》中的《风》、《小雅》、《大雅》、《颂》四部分为“四始”。始,王政兴衰的开始。
12五经:据《礼记·祭统》郑玄注说,礼有五种常行的礼仪:吉礼(祭祀)、凶礼(丧吊等)、宾礼、军礼和嘉礼(婚冠等),称为“五经”。
13五例:杜预《春秋左氏传序》说《春秋》有五种记事条例,即微而显,志而晦,婉而成章,尽而不汙,惩恶而劝善。
14挻(shān):通“埏(shān)”,以水和土来制陶器,此处意同陶冶。
15昭:光。融:长。
16圣谟(mó):典谟,指经书。
17重:深。峻:高。
18吐纳:喻内涵。
19铮铮:金属的声音。

【翻译】

讲述天、地、人三者常理的,这类书叫做“经”。所谓“经”,是恒久不变的根本道理,不可改变的伟大教导。所以经书是取象于天地,征验于鬼神,参究万物秩序,制定人伦纲纪,洞察人类心灵奥秘,极尽文章精髓的著作。三皇时的《三坟》,五帝时的《五典》,加上《八索》,再加上《九丘》,这些传说中的古书由于年代久远而无从查考,其枝条流派纷纭杂糅。自从经过孔子的删定阐述之后,宝贵的经书便都焕发了光彩。于是《易经》辅以《十翼》,《尚书》被标举出“七观”,《诗经》分列为“四始”,《礼记》确定了“五经”,《春秋》被归纳出“五例”。经书的内容能陶冶人的性情,文辞也合乎文理;所以能启发学习,培养正道,成为文章的典范,光明而又长久。然而自然之道的本心精微,圣人的经书卓越高深,就如高墙深宅,里面自然深广。所以经书好比千万斤重的巨钟,决不会发出细微的声音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