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碑者,埤也 。上古帝王,纪号封禅 ,树石埤岳,故曰碑也。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 ,亦古碑之意也。又宗庙有碑,树之两楹 ,事止丽牲 ,未勒勋绩,而庸器渐缺 ,故后代用碑,以石代金,同乎不朽,自庙徂坟 ,犹封墓也 。自后汉以来,碑碣云起 ,才锋所断 ,莫高蔡邕 。观《杨赐》之碑,骨鲠训典 ,《陈》、《郭》二文,词无择言 ,《周》、《胡》众碑,莫非精允 。其叙事也该而要,其缀采也雅而泽;清词转而不穷,巧义出而卓立;察其为才,自然而至矣。孔融所创 ,有摹伯喈 ,《张》、《陈》两文,辨给足采 ,亦其亚也。及孙绰为文 ,志在于碑,《温》、《王》、《郗》、《庾》 ,辞多枝杂,《桓彝》一篇,最为辨裁矣 。

【原文】

碑者,埤也 1。上古帝王,纪号封禅 2,树石埤岳,故曰碑也。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 3,亦古碑之意也。又宗庙有碑,树之两楹 4,事止丽牲 5,未勒勋绩,而庸器渐缺 6,故后代用碑,以石代金,同乎不朽,自庙徂坟 7,犹封墓也 8。自后汉以来,碑碣云起 9,才锋所断 10,莫高蔡邕 11。观《杨赐》之碑,骨鲠训典 12,《陈》、《郭》二文,词无择言 13,《周》、《胡》众碑,莫非精允 14。其叙事也该而要,其缀采也雅而泽15;清词转而不穷,巧义出而卓立;察其为才,自然而至矣。孔融所创 16,有摹伯喈 17,《张》、《陈》两文,辨给足采 18,亦其亚也。及孙绰为文 19,志在于碑,《温》、《王》、《郗》、《庾》 20,辞多枝杂,《桓彝》一篇,最为辨裁矣 21。

【注释】


1埤(pí):增加。
2纪:记功绩。号:告。封:筑坛祭天。禅:辟基祭地。
3“周穆”句:《穆天子传》说周穆王在弇山上刻石记下他的行迹。弇(yǎn)山:即崦嵫(yān zī)山,古代神话中的日没之处。
4楹:厅堂前部的柱子。
5丽:附着,此指拴系。
6庸器:古代用以记功的铜器。后文的“金”字亦指铜器。
7徂(cú):往。
8封墓:在墓地上堆土加高。
9碣(jié):圆顶的石碑。
10断:绝,承“锋”而言,此引申为达到。
11蔡邕:汉末作家,擅长碑文。
12“《杨赐》”二句:蔡邕作有《杨赐碑》。杨赐,东汉司空。骨鲠:即“骨梗”,骨干之意,犹言刚劲。训典:指《尚书》,因《尚书》中有《尧典》、《伊训》等篇。
13“《陈》、《郭》”二句:指蔡邕所作《陈寔碑》和《郭泰碑》。陈寔、郭泰,皆汉末高士。择:失当。
14《周》《胡》众碑:指《周勰碑》、《胡广碑》、《胡硕碑》等作。精允:精要得体。
15缀采:构成辞采。缀,连结。
16孔融:汉末作家。
17伯喈:蔡邕字。
18《张》:《卫尉张俭碑铭》。张俭,汉末名士。《陈》:无考。辨给:便捷巧慧,善于言辞。
19孙绰:东晋作家。
20《温》:《温峤碑》。温峤,晋代作家。《王》:《王导碑》。王导,东晋丞相。《郗》:《郗鉴碑》。郗鉴,东晋太宰。《庾》:《庾亮碑》。庾亮,东晋太尉。
21《桓彝》:《桓彝碑》。桓彝,晋明帝时官散骑常侍。辨:明辨简洁。

【翻译】

碑,就是增加。上古帝王记其功绩告于天地,进行祭天地的封禅仪式,竖立石刻加于山岳之上,所以叫做碑。周穆王在弇山之石上记下他的行迹,也是古代碑的意思了。另外宗庙也有碑,树立在东西两柱之间,只是用于祭祀前系牲口,不在上面刻功绩,因为记功的铜器渐渐不用,所以后代就用石碑记功,以石碑代替铜器,同样可以不朽,从用于宗庙到用于坟墓,好像堆土加高了墓地。自从东汉以来,方顶和圆顶的石碑大量涌现,然众多作者的才华所及,却没有超过蔡邕的。看蔡邕的《杨赐碑》,学习《尚书》训典中的刚健词句作为碑文的骨干,《陈寔》、《郭泰》二篇碑文,用词没有不当之处,《汝南周勰》、《太傅胡广》等碑文,无不精要允当。蔡邕的碑文叙事全面而扼要,措辞典雅而润泽;清丽的词句流转不尽,巧妙的文意突出特立;考察他写碑文的才能,是自然而来的。孔融所作的碑文,有摹拟蔡邕的,《卫尉张俭碑铭》、陈某碑两篇,巧于言辞,文采丰富,也可称是仅次于蔡邕的碑文了。到孙绰作文,有志于碑文的写作,《温峤碑》、《丞相王导碑》、《太宰郗鉴碑》、《太尉庾亮碑》,文辞大多枝蔓芜杂,只有《桓彝碑》一篇,最为明辨简洁而裁剪得当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