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至于经典隐暧 ,方册纷纶 ,简蠹帛裂 ,三写易字 ,或以音讹 ,或以文变 。子思弟子,“於穆不似” ,音讹之异也。晋之史记,“三豕渡河” ,文变之谬也。《尚书大传》有“别风淮雨” ,《帝王世纪》云“列风淫雨” ,“别”、“列”、“淮”、“淫”,字似潜移 。“淫”、“列”义当而不奇,“淮”、“别”理乖而新异 。傅毅制诔,已用“淮雨” ;元长作序,亦用“别风” ;固知爱奇之心,古今一也。史之阙文,圣人所慎 ,若依义弃奇,则可与正文字矣。

【原文】

至于经典隐暧 1,方册纷纶 2,简蠹帛裂 3,三写易字 4,或以音讹 5,或以文变 6。子思弟子,“於穆不似” 7,音讹之异也。晋之史记,“三豕渡河” 8,文变之谬也。《尚书大传》有“别风淮雨” 9,《帝王世纪》云“列风淫雨” 10,“别”、“列”、“淮”、“淫”,字似潜移 11。“淫”、“列”义当而不奇,“淮”、“别”理乖而新异 12。傅毅制诔,已用“淮雨” 13;元长作序,亦用“别风” 14;固知爱奇之心,古今一也。史之阙文15,圣人所慎 16,若依义弃奇,则可与正文字矣。

【注释】


1隐暧:隐晦不明。
2方册:典籍。方,书写的木板。册,编联起来的竹简。纷纶:纷乱。
3简:简册。蠹(dù):蛀蚀。帛:用作书写的丝织品。
4三写易字:多次传抄而成错字。
5以音讹:因读音相近而出错。讹,错。
6以文变:因字形相似而写错。
7“子思”二句:《诗经·周颂·维天之命》中有“於穆不已”句,孔颖达《正义》引郑玄《诗谱》:“子思论《诗》‘於穆不已’,仲子曰‘於穆不似’。”子思弟子:指孟仲子。子思:孔子之孙孔伋的字。於(wū):叹词。穆:美。不已:不止。似:音近于“已”而误。
8“晋之”二句: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,有读史记者,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(一作渡河)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‘晋师己亥渡河’也。”史记:历史记载。
9“《尚书大传》”句:《尚书大传·周传》:“久矣,天之无别风淮雨,意者中国有圣人乎!”《尚书大传》:旧题西汉伏胜撰,是解说《尚书》的书,其实为伏胜弟子所辑录的伏胜遗说。东汉郑玄作注,说“淮,暴雨之名也”。
10《帝王世纪》:西晋皇甫谧撰。列风淫雨:《帝王世纪》:“久矣,天之无列风淫雨,意者中国有圣人乎!”改“别”为“列”,“淮”为“淫”。列,烈,猛烈。淫,过度。
11潜移:无意中变了样。
12理乖:于理不合。
13“傅毅”二句:傅毅《北海静王诔》:“白日幽光,淮雨杳冥。”参见本书《诔碑》篇“傅毅之诔北海,云‘白日幽光,淮雨杳冥’”三句。
14“元长”二句:原无,今人据卢文弨说补。二句说王融作序文已用“别风”一词。元长:齐梁作家王融的字。刘勰《文心雕龙》虽不论及当代作家,但那是就作家作品的评价而言,且下文说“古今一也”,傅毅为东汉人,即所谓“古”,则此处“元长”当指同时代作家无疑,然所作有“别风”二字的序文已无可考。
15阙文:缺疑之文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吾犹及史之阙文也。’”《论语集解》引包咸曰:“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,以待知者。”16 圣人所慎:《论语·为政》载孔子说:“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(少过失)。”

【翻译】

至于经典隐晦深奥,典籍纷乱,竹简蛀蚀、帛书损裂,经多次传抄文字讹变,有的因音近而错讹,有的以形似而谬误。子思的弟子,把“於穆不已”说成“於穆不似”,就是字音相近造成的变异。晋国的史书,“己亥渡河”被读成“三豕渡河”,就是字形相似发生的错误。《尚书大传》中有“别风淮雨”的说法,《帝王世纪》则作“列风淫雨”,“别”、“列”、“淮”、“淫”,因字形相似而无意中写错了。“淫”、“列”两字意思恰当但不新奇,“淮”、“别”两字于理不通却显新奇。傅毅作诔文,已用了“淮雨”一词;王融作序文,也用了“别风”两字;可见爱好新奇的心理,古今都是一样的。对史书中的缺疑之文,圣人是持谨慎态度的,如果能依照正确的字义摒弃奇异,那么就可以参与订正文字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