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原夫论之为体,所以辨正然否 ;穷于有数 ,追于无形 ,钻坚求通 ,钩深取极 ;乃百虑之筌蹄 ,万事之权衡也 。故其义贵圆通 ,辞忌枝碎,必使心与理合,弥缝莫见其隙 ;辞共心密,敌人不知所乘 ,斯其要也。是以论如析薪 ,贵能破理 。斤利者 ,越理而横断 ;辞辨者,反义而取通 ;览文虽巧,而检迹知妄 。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,安可以曲论哉 !若夫注释为词,解散论体 ,杂文虽异 ,总会是同 ;若秦延君之注《尧典》,十余万字 ;朱普之解《尚书》,三十万言 ;所以通人恶烦 ,羞学章句 。若毛公之训《诗》 ,安国之传《书》 ,郑君之释《礼》 ,王弼之解《易》 ,要约明畅 ,可为式矣 。

【原文】

原夫论之为体,所以辨正然否 1;穷于有数 2,追于无形 3,钻坚求通 4,钩深取极 5;乃百虑之筌蹄 6,万事之权衡也 7。故其义贵圆通 8,辞忌枝碎,必使心与理合,弥缝莫见其隙 9;辞共心密,敌人不知所乘 10,斯其要也。是以论如析薪 11,贵能破理 12。斤利者 13,越理而横断 14;辞辨者15,反义而取通 16;览文虽巧,而检迹知妄 17。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,安可以曲论哉 18!若夫注释为词,解散论体 19,杂文虽异 20,总会是同 21;若秦延君之注《尧典》,十余万字 22;朱普之解《尚书》,三十万言 23;所以通人恶烦 24,羞学章句 25。若毛公之训《诗》 26,安国之传《书》 27,郑君之释《礼》 28,王弼之解《易》 29,要约明畅 30,可为式矣 31。

【注释】


1然否:是非。
2穷:穷尽。有数:有形。
3追:追究。
4钻坚:钻研难题。
5钩:深入探取。极:最终的结论。
6筌(quán)蹄:喻工具、手段。筌,捕鱼器具。蹄,捕兔器具。
7权衡:喻标准。权,秤锤。衡,秤杆。
8圆通:本是佛教用语,意为无偏缺、障碍。
9弥缝:补合。隙:缝隙。
10不知所乘:指无机可乘。
11析薪:劈柴。
12理:木柴的纹理。
13斤:斧。
14越理而横断:不顺纹理而横里劈断,喻强词夺理。
15辞辨:巧于言辞。辨,同“辩”。
16反义:违反正理。
17检迹:考查实际情况。妄:虚妄不实。
18“唯君子”二句:说唯有君子能使他的志意通达于天下,怎么可以用歪曲的立论呢!19 解散论体:说注释也是论,但注释之文分散在所注文章之中。
20杂文虽异:说注释文夹杂在原文之中,看起来不像是论。
21总会是同:说汇总起来和论就完全相同了。
22“若秦延君”二句:据桓谭《新论·正经》说,汉代秦延君解释《尧典》篇目,两个字就解释了十几万字。《尧典》:《尚书》篇名。
23“朱普”二句:《后汉书·桓郁传》说,汉代朱普作《尚书章句》四十万字。三十万言:可能是四十万言之误。
24通人:通达的学者。恶(wù):厌恶。
25章句:分章分句解释经义的著作。
26毛公之训《诗》:郑玄《诗谱》说鲁国大毛公解释《诗经》,有《诗训诂传》。三国吴陆玑《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始称大毛公为毛亨。训:解释。《诗》:即《诗经》。
27安国之传(zhuàn)《书》:据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,孔安国有《古文尚书传》。但刘勰时此书已佚,他看到的是东晋梅赜伪托的《古文尚书传》。安国:西汉学者孔安国。传:阐述经义的文字。这里作动词。《书》:《尚书》。
28郑君之释《礼》: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说郑玄为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等作注。郑君:东汉学者郑玄。《礼》:三《礼》,指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。
29王弼之解《易》:据《三国志·钟会传》注引何劭《王弼传》说,王弼曾注《易》。
30要约:精要简约。
31式:法式,榜样。

【翻译】

推究论这种文体,是用来辨明是非的;透彻地论述具体的问题,彻底地追究抽象的道理,钻研难处以求贯通,深入探取获得最终结论;它是表达各种思想的手段,衡量万事万物的工具。所以论述的道理贵在全面通达,言辞切忌支离破碎,必定要使心中所想与实际道理相一致,两者相合没有缝隙;又要使言辞和心中所想紧密吻合,使论敌无机可乘,这是论的写作要领。所以写论就如劈柴,贵在顺着纹理破开。斧子锐利的,会不顺纹理而横劈木柴;能言善辩的,能违反正理而自圆其说;看他的言辞虽巧妙,但考查实际就会知道虚妄不实。只有君子才能使自己的思想通达于天下,怎么可以用歪曲的立论呢!至于注释经典的文词,是分散了的论体,虽然夹杂在文中不像是论,但汇总起来和论就完全相同;像秦延君注《尧典》,用了十余万字;朱普解释《尚书》,用了三十万字;所以通达的人讨厌它的繁琐,羞于从事章句之学。像毛亨的解说《诗经》,孔安国的阐述《尚书》,郑玄的注释三《礼》,王弼的解释《周易》,精要简约明白畅达,可以作为注释的法式了。

上一篇:圣哲彝训曰经 ,述经叙理曰论。论者,伦也 ,伦理无爽 ,则圣意不坠 。昔仲尼微言 ,门人追记 ,故抑其经目 ,称为《论语》;盖群论立名,始于兹矣。自《论语》已前,经无“论”字 ;《六韬》二论 ,后人追题乎?详观论体,条流多品 :陈政,则与议说合契 ;释经,则与传注参体 ;辨史,则与赞评齐行 ;铨文 ,则与叙引共纪。故议者宜言 ;说者说语 ;传者转师 ;注者主解 ;赞者明意;评者平理 ;序者次事 ;引者胤辞 ;八名区分,一揆宗论 。论也者,弥纶群言 ,而研精一理者也。是以庄周《齐物》,以论为名 ;不韦《春秋》,六论昭列 ;至石渠论艺 ,白虎讲聚 ,述圣通经,论家之正体也。及班彪《王命》 ,严尤《三将》 ,敷述昭情 ,善入史体。魏之初霸,术兼名、法 ;傅嘏、王粲 ,校练名理 。迄至正始 ,务欲守文 ,何晏之徒 ,始盛玄论 。于是聃、周当路 ,与尼父争途矣 。详观兰石之《才性》 ,仲宣之《去伐》 ,叔夜之辨声 ,太初之《本无》 ,辅嗣之两《例》 ,平叔之二论 ,并师心独见 ,锋颖精密,盖论之英也。至如李康《运命》 ,同《论衡》而过之 ;陆机《辨亡》 ,效《过秦》而不及 ;然亦其美矣。次及宋岱、郭象 ,锐思于机神之区 ;夷甫、裴嫌 ,交辨于有无之域 :并独步当时,流声后代。然滞有者全系于形用 ;贵无者专守于寂寥 ;徒锐偏解 ,莫诣正理 。动极神源 ,其般若之绝境乎 ?逮江左群谈 ,惟玄是务;虽有日新,而多抽前绪矣 。至如张衡《讥世》 ,颇似俳说 ;孔融《孝廉》 ,但谈嘲戏 ;曹植《辨道》 ,体同书抄;言不持正,论如其已 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