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夫动先拟议 1,明用稽疑 2,所以敬慎群务 3,弛张治术 4。故其大体所资 5,必枢纽经典 6,采故实于前代 7,观通变于当今;理不谬摇其枝 8,字不妄舒其藻 9。又郊祀必洞于礼 10,戎事必练于兵 11,佃谷先晓于农 12,断讼务精于律 13;然后标以显义 14,约以正辞15,文以辨洁为能 16,不以繁缛为巧 17;事以明核为美 18,不以环隐为奇 19:此纲领之大要也。若不达政体 20,而舞笔弄文,支离构辞 21,穿凿会巧 22,空骋其华 23,固为事实所摈 24;设得其理 25,亦为游辞所埋矣 26。昔秦女嫁晋,从文衣之媵,晋人贵媵而贱女 27;楚珠鬻郑,为薰桂之椟,郑人买椟而还珠 28。若文浮于理,末胜其本 29,则秦女楚珠,复存于兹矣。
【注释】
。
1动先拟议:语本《易传·系辞上》“拟之而后言,议之而后动”,意谓说话和行动之前先考虑好。拟:揣度。
2明用稽疑:语出《尚书·洪范》“次七曰明用稽疑”,说“洪范九畴”(九种治国的大法)的第七项为用卜筮考查明白疑难之事。这里指把疑难问题考察清楚。稽:考察。
3群务:各种政务。
4弛张治术: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一张一弛,文、武之道也。”此指使治国之术弛张适度。
5资:依靠。
6枢纽:关键,中心环节。
7故实:前代成法。
8理不谬摇其枝:说理时不应错误地在枝节问题上发挥。
9字不妄舒其藻:文字方面不应一味铺陈辞藻。妄:胡乱。舒:伸展。藻:辞藻。
10郊祀:祭天地。洞:深刻理解。
11戎事:军事。练:熟悉。兵:用兵之道。
12佃:耕作。
13断讼:断案。律:法律。
14标:标出。
15约:概括。
16辨洁:明辨洁净。
17缛(rù):繁密的采饰。
18核:核实。
19环:回环曲折。隐:隐晦。
20达:通晓。政体:政治体制。
21支离构辞:东拼西凑地组织文辞。支离:分散。
22穿凿会巧:牵强附会地讨巧。穿凿:牵强附会。
23空:徒然。骋:驰骋,指尽情表现。华:文采。
24摈:摈弃。
25设得其理:即使合于道理。
26游辞:不切实的浮辞。
27“昔秦女”三句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说,秦国国君将女儿嫁给晋国公子,同时有穿着漂亮服装的陪嫁婢妾七十人,结果晋国人爱陪嫁婢妾而以公主为贱。文衣:有文采的衣服,指服饰考究。媵(yìng):陪嫁婢妾。
28“楚珠”三句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说,楚人在郑国卖珠,将放珠的匣子做得极为精美考究,结果郑人买了匣子,退回了珠。鬻(yù):卖。薰桂:用桂香薰制。椟(dú):匣子。
29末:末梢。胜:胜过。本:根本。
【翻译】
行动前要先加考虑议论,要使疑难之事明白就要加以考查,这是为了恭敬谨慎地处理各种政务,使治国之术松弛紧张适度。所以议的写作所依据的,必以经典为中心,采择前代的成法,观察其在当今的发展变化;说理不应错误地在枝节问题上发挥,行文不该一味地铺陈辞藻。另外,议论祭祀一定要深明礼仪,说军事一定要熟悉用兵,谈种谷物先要通晓农事,讲断案务必精通法律;然后明显地标出用意,用典正的文辞加以概括,文字以明辨洁净为贵,不以繁文缛彩为巧;议事以明白核实为美,不以曲折隐晦为奇:这就是议的写作要领了。如果不明政治体制,却舞文弄墨,东拼西凑地组织文辞,牵强附会地讨巧,徒然表现文采,肯定会被事实所抛弃;即使合于道理,也会被不切实际的浮辞所埋没。从前秦国国君嫁女儿到晋国,同行的有穿华丽服饰的陪嫁女子,结果晋国人以陪嫁女为贵而以公主为贱;楚国人到郑国卖珠,做了桂香薰过的匣子装珠,结果郑国人买了匣子却退还了珠子。议文如果文采盖过了说理,本末倒置,那么秦人嫁女,楚人卖珠的情况,又会在这里出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