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心雕龙

《文心雕龙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,对文学起源、文体类别、神思、风格、修辞、鉴赏、作家人品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。作者刘勰的文学观,以儒家为主,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。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,见解精辟,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作品风格刚健,富有诗意。
夫“六经”彪炳 ,而纬候稠叠 ;《孝》、《论》昭晣 ,而钩谶葳蕤 。按经验纬,其伪有四:盖纬之成经,其犹织综 ,丝麻不杂,布帛乃成;今经正纬奇,倍摘千里 ,其伪一矣。经显,世训也;纬隐,神教也。世训宜广,神教宜约,而今纬多于经,神理更繁,其伪二矣。有命自天,乃称符谶 ,而八十一篇 ,皆托于孔子,则是尧造绿图 ,昌制丹书 ,其伪三矣。商周以前,图箓频见 ,春秋之末,群经方备,先纬后经,体乖织综 ,其伪四矣。伪既倍摘,则义异自明。经足训矣 ,纬何豫焉 ?

【原文】

夫“六经”彪炳 1,而纬候稠叠 2;《孝》、《论》昭晣 3,而钩谶葳蕤 4。按经验纬,其伪有四:盖纬之成经,其犹织综 5,丝麻不杂,布帛乃成;今经正纬奇,倍摘千里 6,其伪一矣。经显,世训也;纬隐,神教也。世训宜广,神教宜约,而今纬多于经,神理更繁,其伪二矣。有命自天,乃称符谶 7,而八十一篇 8,皆托于孔子,则是尧造绿图 9,昌制丹书 10,其伪三矣。商周以前,图箓频见 11,春秋之末,群经方备,先纬后经,体乖织综 12,其伪四矣。伪既倍摘,则义异自明。经足训矣 13,纬何豫焉 14?

【注释】


1“六经”:儒家六部经书,指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经》、《乐经》(久已不存)、《春秋》。彪炳:光彩鲜明。
2纬候:汉朝人用假托经义宣扬符瑞的著作配合经书,称为纬书,因配合《尚书》的纬书有《尚书中候》,故此处称纬书为纬候。稠叠:重复繁杂。
3《孝》:《孝经》,宣扬孝道与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。《论》:《论语》,儒家经典之一,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。昭晣(zhé):光明。
4钩谶(chèn):指配合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的纬书。钩,配合《孝经》的纬书有《钩命诀)。谶,配合《论语》的纬书有《比考谶》等。谶原指预言吉凶的文字、图记。葳蕤(wēi ruí):草木茂盛。
5综:织布时,经线与纬线交织。
6倍摘:违背。倍,通“背”。摘,通“適”,抵牾之意。
7符谶:符命图谶,即天降祥瑞和托为天命的预言。
8八十一篇: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,谶纬之书有八十一篇,包括《河图》九篇,《洛书》六篇,又别有三十篇,为孔子所增演,又有《七经纬》三十六篇为孔子所作,共八十一篇。据此,则八十一篇并非皆为孔子所作,但汉代以来,纬书为孔子所作的说法极流行,故刘勰说“皆托于孔子”。
9尧造绿图:据《尚书中候·握河纪》,尧得到了黄河龙马所负的“赤文绿地”的甲图,那么“绿图”非尧所造。
10昌制丹书:据《尚书中候·我也》,周文王姬昌得到了赤雀衔来的“丹书”,那么“丹书”也非姬昌所制。
11图箓:即符谶,如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之类。
12乖:违背。
13训:教导。
14豫:参预。

【翻译】

“六经”光彩鲜明,与之相配的纬书却杂乱重复;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讲得很明了,而有关的谶纬则芜杂繁琐。依照经书来验证纬书,有四点可证明纬书是伪托的:大致说来,纬书的配合经书,犹如纺织时的纬线配合经线,并且用丝用麻不能混杂,这样才能织成麻布或丝帛;如今经书规正,纬书奇异,两者相去千里,这是纬书为伪托的第一个证据。经书内容明显,因为是对世俗的训示;纬书内容隐奥,因为是神灵的教导。对世俗的训示应该详细,而神灵的教导应该简约,如今纬书多于经书,神灵显示的精妙之理更显繁杂,这是纬书为伪托的第二个证据。天命降自上天,才可称为符谶,可是八十一篇谶纬都托名于孔子,这就好比说唐尧造了绿图,姬昌制作丹书一样荒谬,这是纬书为伪托的第三个证据。商朝、周朝以前,符命图谶已经频繁出现,而到春秋末年经书才齐备,先有纬书,后有经书,体例上也有悖于经纬交织时先经后纬的一般规律,这是纬书为伪托的第四个证据。伪托的纬书既然与经书相违背,那么它们意义上的不同便不言自明了。经书已足以训导世人,纬书又何必参预其事呢?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