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盟者,明也。骍旄白马 1,珠盘玉敦 2,陈辞乎方明之下 3,祝告于神明者也。在昔三王,诅盟不及 4,时有要誓 5,结言而退。周衰屡盟,弊及要劫 6,始之以曹沫 7,终之以毛遂 8。及秦昭盟夷 9,设黄龙之诅 10;汉祖建侯 11,定山河之誓 12。然义存则克终 13,道废则渝始 14,崇替在人15,咒何预焉。若夫臧洪歃辞 16,气截云蜺 17;刘琨铁誓 18,精贯霏霜 19;而无补于汉晋,反为仇雠 20。故知信不由衷,盟无益也。夫盟之大体,必序危机,奖忠孝,共存亡,戮心力 21,祈幽灵以取鉴,指九天以为正 22;感激以立诚 23,切至以敷辞 24,此其所同也。然非辞之难,处辞为难。后之君子,宜存殷鉴 25,忠信可矣,无恃神焉。
【注释】
。
1骍(xīng)旄(máo):赤色的牛,结盟时杀以祭神。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载,周平王东迁时,曾赐追随他的臣下“骍旄之盟。”白马:《汉书·王陵传》载,汉高祖曾杀白马与人盟誓。
2珠盘:用珠装饰的盘,结盟时用来盛血。玉敦(duì):用玉装饰的敦(一种食器),结盟时用来盛食。
3方明:四尺见方的立方木,六面六色,象征上下四方之神。
4诅盟:誓约。
5要(yāo):结约。
6要劫:要挟,胁迫。
7曹沫: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记载,春秋时,齐桓公侵鲁,与鲁在柯地会盟,鲁将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,迫使他归还所占鲁地。
8毛遂: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载,战国时,秦兵围困赵都邯郸,平原君往楚国求救,楚国不肯发兵,平原君门客毛遂按剑而上,要挟楚王,迫使他出兵救赵。
9秦昭盟夷:据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列传》,战国时秦昭襄王曾和夷人订立盟约。夷: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统称。
10黄龙之诅:秦昭襄王与夷人的盟约有“秦犯夷,输黄龙一双;夷犯秦,输清酒一钟”的话。黄龙,据郝懿行《文心雕龙辑注》说,疑为“璜珑”或“黄珑”。当为玉器。
11汉祖:汉高祖刘邦。建侯:封侯。
12山河之誓: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载刘邦封爵之誓:“使河如带,泰山若厉,国以永宁,爰及苗裔。”厉:同“砺”,磨刀石。
13克:能。
14渝:违背。
15崇替:尊崇和废除。
16臧洪歃(shà)辞: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载,汉末董卓乱起,各路讨伐董卓的人马结盟于酸枣(地名),要兴复汉室。臧洪率先登坛立盟誓。歃:歃血,结盟时口含牲血。
17蜺(ní):同“霓”,虹霓。
18刘琨铁誓:《晋书·刘琨传》载,刘琨曾与段匹
(dī)结盟讨石勒,拯救晋朝。
19霏霜:雪霜。
20反为仇雠:反为仇人,指臧洪被一起讨伐董卓的袁绍杀害;刘琨则为段匹磾所害。雠(chóu):义同“仇”。
21戮(lù):同“勠”,合力。
22九天:泛指天。正:同“证”。
23感激:有所感动而激发。
24敷辞:遣辞作文,指写盟辞。
25殷鉴:殷人以夏亡为鉴,此即指借鉴。
【翻译】
盟,是明的意思。用赤牛白马之类的牺牲祭神灵,以珠盘玉敦之类的食器盛血食,在神像下宣读盟辞,用于向神明祝告,这就是盟。古代夏、商、周三代的帝王,没有盟誓,时常有约誓,约定之后便各自退去。周朝衰微之后,屡屡需要盟誓,其流弊竟致于出现要挟、胁迫现象,开始是鲁将曹沫要挟齐国退还侵地,后来有赵国毛遂胁迫楚王发兵。到秦昭襄王和夷人订立盟约,立有“犯夷则输黄龙”之类的盟辞;汉高祖分封诸侯,和他们立下誓言,有“使河如带,泰山若厉”之类的誓辞。然而道义保存就能信守到底,道义废弃便违背先前的盟誓,盟约的遵守和废除在于人,盟辞中的诅咒之语能有什么作用。像臧洪的歃血盟辞,气势可断长虹;刘琨的如铁誓言,精诚能感化霜雪;但他们的誓辞,终究无补于汉室、晋室,而结盟的双方,后来反倒成了仇人。可见信誓旦旦,如果不是发自内心,即使有盟辞也是无用的。盟的大致规格,必定要叙述危机,奖励忠孝之心,约定生死与共,同心协力,请神灵督察,指上天为证;感奋激发以建立诚意,恳切至极以形诸盟辞,这是盟的共同之处。然而文辞并不难写,而照着盟辞做就难了。后来的订盟者,应该引以为戒,忠诚守信便可以了,无须借助神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