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论述历代重要作家的才能、才华。全篇可分为五段。第一段评述虞、夏、商、周时代的作家。一开始提到九代作家的“辞令华采”,说明他对作品的文采很重视,把它作为衡量作家成就的一个主要标准。段中对商周时代产生的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仅作简述,因为其中许多作品作者不明,而且前此篇章对经书的价值已多涉及。对春秋时代列国外交活动中的一些言辞,因其富有文采,举了若干例子。于战国,除诸子、楚辞外,也举了若干游说、上书的例。第二段评述两汉作家。对三十多位作者作了扼要的评论,如说司马相如“洞入夸艳”,扬雄“涯度幽远,搜选诡丽”,“张衡通赡,蔡邕精雅”等等,都是很精当的。末尾指出西汉后期和东汉作者,作文喜欢称引古书,与西汉前中期不同,这一看法也见于《事类》篇。段中评述的作家,都是辞赋、各体散文作者,不及诗人。两汉诗歌,以无名氏《古诗》最为杰出,《明诗》篇有很高评价,但本篇所评述的作家,都有名姓,不及无名氏,所以只能舍而不论。第三段评述曹魏文学。先是指出从全面看,曹丕诗文有其长处,不比曹植差许多,表现出不随俗浮沉的见解。之后评述十多位作家,也多精当之论,如曰“嵇康师心以遣论,阮籍使气以命诗”便是。第四段评述两晋二十多位作家。其中指出,“潘岳敏给,辞自和畅”,陆机“思能入巧,而不制繁”,“刘琨雅壮而多风”等等,也均颇中肯。评魏诗不称曹操,晋诗不称陶潜,是其局限。南朝骈体文学发达,文人普遍重视文采翰藻。曹操、陶潜之诗,文采不足,当时评价不高,钟嵘《诗品》置曹操于下品,陶潜中品,刘勰也不能超出这种局限。末尾于刘宋作家,以其世近,不作具体评述。第五段发表感想。指出西汉元封年间、汉末建安年间,由于汉武帝、曹操父子提倡文学,招纳文人,形成“崇文之盛世”,为后人所企羡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,君王的爱好提倡,成为一种权威性的政治力量,给文人提供了驰骋才能的出路和条件,往往成为文学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,因此刘勰对此颇为重视。 本篇纵论历代作者,举出姓名者达九十多人,文笔简练,评论允当。《时序》篇评论历代文学发展大势,涉及作家不多,本篇可补《时序》篇的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