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论述章、表两种文体。全篇可分三段。第一段结合章、表的起源,说明章、表的名义、性质。指出臣下给帝王的上书,历代有各种名称。汉代以后,通行章、奏、表、议四体(奏、议两体在以下篇章中论述),章用以谢恩,表用以陈请。第二段论述汉魏晋各代擅长章表(主要是表)的作者和著名篇章,其中对曹植的作品尤为推崇。中间称赞孔融“气扬采飞”,曹植“律调”、“辞清”,庾亮“文雅”等等,可见对章表的文采颇为重视。第三段论章、表的体制和写作要求。指出章应写得明白体要;表应写得义雅文清,具有文采。最后郑重指出必须“辞为心使”,在文辞的繁约、华实方面处理适当。历代封建朝廷,对文书一直颇为重视,上对下的诏、策、令等,下对上的章、表、奏等,都注重辞采,以显示统治阶层的文化修养。表这一文体,内容较广泛,兼有叙事、议论、抒情,因此较多佳作名篇,情文并茂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、李密《陈情表》即是其例。《文选》卷三七、三八选表达十九篇。本篇中提到的孔融、诸葛亮、曹植、羊祜、庾亮、刘琨诸人的表,均入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