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通过对经书价值、思想艺术特色、影响的阐述,说明文章必须宗法经书的主旨。本篇先是指出,经书表现了恒久不变之道,它们起源于邃古,绵延久远,传下来的经孔子编订,而成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五经(“六经”中的《乐经》是乐谱,经秦火失传,故此处不论),它们内容深奥,文辞典范。接着,指出“五经”各自的性质和内容特色,在文辞表现上,则着重就隐显两方面立论,意见和《征圣》篇相通。再次,指出经书对后代文章产生巨大影响,举例说明后代论、说、辞、序等二十种主要文体,分别渊源于“五经”,经书是后代各体文章取之不竭的源泉。最后,指出作文如能宗法“五经”,则文章可以取得“六义”之美,这是刘勰在宗经前提下为文章树立的六条标准。其中情深、事信、义直三者指思想内容,风清指风貌,体约、文丽指形式和语言风格,它们是《文心雕龙》全书评价作家、作品的主要标准。本篇中对“五经”价值和作用的过份推崇,表现了刘勰作为儒学信徒的偏见,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儒学长期成为统治思想的巨大威力。刘勰在《序志》篇中自述,《文心雕龙》前五篇(自《原道》至《辨骚》)谈“文之枢纽”,即是提出了写作文章的总纲或总原则。其中《原道》、《征圣》、《宗经》三篇关系特别密切,刘勰认为,道、圣、经三位一体,作文必须以圣人制作并用以明道的“五经”为楷模。圣人的文章雅正、体要,“五经”文章具有情深、风清等六义之美,他在圣人的“五经”中找到了写作、评价文章的标准,并以此来反对当时他不满的文风。这就是《原道》等三篇所揭櫫的核心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