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是全书的自序,介绍著者写作本书的心意,包括写作目的动机、写作基本原则态度、全书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等。中国在唐以前的著作,序言大抵置于全书末尾。全篇可分为五段。第一段先是解释《文心雕龙》书名,指出它的意思是仔细地研讨写作文章之道。之后说明人为万物之灵,聪明智慧,但生命短促,如想垂名不朽,要依赖立言著作。第二段先是说自己非常仰幕大圣孔子,原想注释经书,阐扬圣旨,但过去注家已多精深之作,于此难有突出成就。想到文章由经书派生出来,源于经典,对国家的政治军事产生积极作用;而当时许多文人,片面追求新奇浮诡文风,崇尚华辞丽藻,致使文体解散,即文章的基本体制和规格要求(这在全书中是非常强调的大体、大要、纲领之要)被破坏。之后称引《尚书·毕命》的话,认为文风应当体要、核要。称引《论语·为政》“攻乎异端”的话,结合《征圣》篇称引《易·系辞下》“辨物正言”的话看,是认为文风应当规正、雅正。提倡核要、雅正的文风,反对淫滥讹谬的文风,是刘勰写作本书的指导思想。第三段评论汉魏以来的文论。列举曹丕、曹植等六家著作,认为各有优缺点,都不免见识狭小。又指出桓谭、刘桢等也偶有论述,但均未能寻根索源,依据经书立论,因而对后生无所裨益。所谓先哲之诰,即指上文所引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等书中圣人的言论。第四段扼要介绍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。先是指出《原道》等五篇是说明作文之枢纽,意为指导写作的总原则。其次说明《明诗》以下二十篇,分文、笔两大类论述各体文章,各篇内容分为“原始以表末”等四项。其中“敷理以举统”一项,指陈各体文章的体制和规格要求,刘勰认为十分重要,故与前五篇并称为纲要。于下半部,先是提到《情采》、《神思》、《体性》、《风骨》、《定势》、《附会》、《通变》、《声律》、《练字》等篇,它们打通各种文体,研讨文章的构思、风格、篇章字句等。接着提到《时序》、《才略》、《知音》、《程器》四篇,就文学与时代、历代作家、文学批评、作家才德等进行研讨。下半部二十五篇名目繁多,这里只是列举一部分。最后提到《序志》。从指导写作的立场讲,上半部指明作文枢纽与各体文章的体制和规格要求,是更为基本的,故称为纲领;下半部论文章风格和篇章字句等,有较多篇研讨用词造句,内容显得更具体细致,故称为毛目。第五段说明,要写成一部书评论许多作家作品是困难的。自己的见解,与前此有同有异,均非出于苟且,而是经过仔细考虑,力求做到全面妥贴的。